各會員單位、各研究分會:
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提高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以下簡稱省教科協會)會員單位教育科研水平,促進會員單位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更好地服務教育決策,服務教育教學實踐。按照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章程》和協會2023年度工作計劃,經研究,決定開展2023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評論文主題
1、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有關論文;
2、服務教育決策咨詢報告;
3、省教科協會、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校含廳級以上教育類課題(項目);市州含市州教育規劃課題)相關論文;
4、正在申報的2023年省教科協會課題相關論文。
二、論文評選範圍
1、本年度報送論文原則上限省教科協會會員單位(即會長、副會長單位、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會員單位)的所有教師和管理人員。
2、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有關論文及服務教育決策咨詢報告不限會員單位。
3、本年度課題論文必須圍繞曆年省教科協會、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校含廳級以上教育類課題(項目);市州含市州教育規劃課題)立項課題的相關論文(包括在各類期刊公開發表或尚未發表的論文)及課題研究報告、調查報告等,且必須注明課題編号。
4、正在申報的2023年省教科協會課題的相關論文,必須在課題編号處注明“2023年新申報課題”。
不屬于以上4點範圍内報送的論文不予受理。
三、參評論文要求
1、參評論文原則上不超過5000字,具體格式要求詳見後附件“參評論文規範格式”。
2、參評論文必須在首頁标明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含各市州教育規劃課題)立項課題名稱和課題編号。論文内容必須和課題研究内容一緻。
3、參評論文要求真實原創,請各報送學校(單位)負責參評論文(已公開發表的除外)的查重工作,并由單位提供正式的查重系統的标準數據(查重數據連同紙質稿一同報送),無查重數據的論文不予受理。凡抄襲剽竊的論文一經查實取消3年參評資格。
4.原則上同一項課題中的成員報送最多不超過5篇,一個作者(指第一作者)隻能提交一篇。
四、評選獎項與組織
1、本次論文評選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幹,獲獎論文由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頒發獲獎證書,并擇優在2023年度湖南省教育科研工作者協會學術年會上交流。其中獲一等獎論文,視同公開發表,可作為省教科協會課題結題的重要依據。
2、參評論文由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秘書處組織會員單位專家進行評審。
五、材料報送
1.參評的省協會論文的申報者隻需提交格式規範的課題論文紙質材料一式一份(含論文查重數據),已經發表的論文不但需要提交期刊封面、目錄及論文正文複印件,還需打印一份原文紙質稿附後。需将紙質稿交至新綜合樓A611科研處。
2.需将電子版彙總表發送至871106641@qq.com
六、參評優秀論文評選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有關論文和服務教育決策咨詢報告(論文)不受會員單位的限制。教育教學的參評課題論文仍限制在省科研協會會員單位以内(即:會長、副會長單位、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會員單位的所有教師和管理工作者)。
二、與去年比較,教育教學課題參評論文新增加省教育規劃課題、省廳級以上教育類課題(項目)、市州教育規劃課題的相關論文。正在申報的2023年省教科協會課題的相關論文也可以參評。
三、參評論文必須是以上規定課題的研究成果,必須标明課題名稱和課題編号(由于2023年新報課題還沒評審,也沒有課題編号,故參評課題隻須注明2023年新申報省科研協會課題名稱,并在課題編号一欄注明“新申報課題”。
四、為提高論文質量,一項省、市課題(項目)組成員報送論文最多不超過5篇,一個作者(指第一作者)隻能提交一篇。請各課題主持人認真把握。論文格式須按《通知》後附件《參評論文規範格式》規範撰寫。
五、2023年度優秀論文征集評選活動論文評審以紙質稿為準,故隻收紙質稿,不收電子稿。統一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和市州教科院報送。但《論文申報彙總表》必須發電子稿,電子稿發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市州教科院或省協會秘書處指定郵箱。該表是打印《證書》唯一依據,故論文紙質稿的标題、作者等内容應和《論文申報彙總表》一緻。
我校截止時間為2023年5月21日,逾期不再受理。
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