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專項課題申報工作已經啟動,請各單位負責科研的秘書轉發給大家,積極申報。課題實行限額申報。超過指标限額将進行校内評審,擇優推薦。
學校材料接收的截止時間為2023年2月15日。過期不予受理。申報材料含課題申請彙總表電子文檔1份、立項申請•評審書和活頁電子版1份。以上所有材料紙質版1份。所有材料由各單位負責科研的秘書彙總,然後發至科研處郵箱。不接受單獨申報。
聯系人:唐璐瑤,龍濤 郵箱::hnswjjxykyc@sina.com。
湘教科規通〔2023〕1号
關于做好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3年專項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體)局、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高等學校,委廳直屬各單位:
按照《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經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決定即日起組織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專項課題申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選題
本年度專項課題包括中小學教師發展研究專項、國家教育考試研究專項、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研究專項、教育财建研究專項、教育督導研究專項、職業教育研究專項。各專項課題選題要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圍繞湖南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動向和新趨勢,着眼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以破解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突出應用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務決策、指導實踐、創新理論、引領輿論。
二、申報要求
(一)專項課題申報人均應具有相關工作、研究經曆或實踐管理經驗。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研究專項、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的課題申報,須由課題委托管理機構組織,相對應的業務或管理部門參與;中小學教師發展研究專項申報人須為全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校、教師培訓機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單位的從事教師培養、培訓等相關工作的教師、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督導研究專項課題要求申報人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從事教育督導工作3年以上。職業教育研究專項課題要求申報人為教育行政部門在職人員、職業院校教職員工、相關教育科研機構(中心)人員。申報人是否符合申報要求請咨詢專項課題管理單位聯系人。
(二)主持有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含專項課題)尚未完成的,不得申報。有省社科基金教育學專項或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被終止的負責人三年内、被撤銷的負責人五年内不得申報。不能從事實質性研究工作者不得申報,研究期内因退休等各種原因不能完成研究工作者原則上不得申報。
(三)每個課題限報一名主持人。申報重點資助課題須選擇是否服從課題資助類别調劑。課題名稱要求表述科學、嚴謹、規範、簡明,一般不加副标題。
(四)課題申報人按《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3年專項課題申報指南》(見附件1),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長拟題申報。
(五)避免重複申報。在内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項目有較大關聯的項目,須在《申請·評審書》中注明所申報項目與已承擔項目的聯系和區别,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能再次申報。
(六)課題實行限額申報。委托單位按各專項課題的申報指标數進行申報(見附件2)。超過指标限額的不予受理。
三、申報和評審程序
1. 申報人網上申報。申報人請登錄“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的管理服務平台,通過申報系統申報(首次申報人須先注冊後申報)。《申請·評審書》先報課題委托管理機構确認,再由課題委托管理機構負責網上提交到專項管理機構(部門)。
2.提交紙質材料。根據評審程序需要,申報人除網上提交電子申報材料外,還需打印1份與電子申報材料(不含活頁)相一緻的紙質材料,簽字蓋章後交課題委托管理機構統一報送到專項管理機構(部門),不受理個人申報。
3.專項課題評審。專項課題由各專項課題管理機構(部門)在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評審。評審按照網上申報、資格審查、匿名初審、實名複審、評審委員會審定等程序進行。
四、其他事項
1.網上申報截止時間: 2023年3月15日。請各委托管理機構于規定時間内将符合條件的申報課題在網站管理服務平台申報系統審核通過。紙質材料報送截止時間:2023年3月19日,逾期不予受理。
2.紙質材料報送地址:
中小學教師研究專項課題: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長沙市雨花區同升路16号),聯系人:張麗萍 鐘慧,聯系電話:0731-82275281。
國家教育考試研究專項課題:湖南省教育考試院辦公樓402室(長沙市嶽麓區潇湘中路271号),聯系人:王甯權,聯系電話:0731-88090351。
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課題:湖南省大中專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聯系人:章小波 馬子涵,電話:188748105650731-82116078。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研究專項課題:長沙市東二環二段238号湖南省教育廳小二棟,聯系人:陳理,聯系電話:0731-82990360。
教育财建研究專項課題:長沙市東二環二段238号湖南省教育廳辦公樓410辦公室,聯系人:王昌;聯系電話:0731-84722834。
教育督導研究專項課題:長沙市東二環238号湖南省教育廳教育督導處616辦公室,聯系人:高章韻,聯系電話:0731-84715933。
職業教育研究專項課題:長沙市東二環二段238号湖南省教育廳辦公樓909辦公室,聯系人:操亞洲,電話:0731-84715482。
各課題委托管理機構要依據《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加強對本年度課題申報工作的組織、宣傳和指導,負責課題申報者注冊審核和資格審查(包括申報者的申報條件、資質、信譽、前期研究基礎和支撐條件等),簽署明确意見,保證申報者所填内容的真實性,确保課題申報質量。
附件:1.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專項課題
申報指南
2.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專項課題
申報指标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
2023年1月10日
附件1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3年專項課題申報指南
一、中小學教師發展研究專項課題指南
本年度該專項全部設一般資助課題。課題均須依據以下研究領域和方向,可自拟題目,不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予立項。
1.1大數據支持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研究
1.2基于中小學教師需求的校本培訓模式實踐研究
1.3混合式研修培訓模式研究
1.4高等院校與地方教育部門教師培訓協同機制研究
1.5非師範類畢業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研究
1.6市縣中小學教師常态化自主選學機制行動研究
1.7鄉村振興背景下精準幫扶培訓鄉村教師的實踐研究
1.8中小學教師精準培訓實施模式研究
1.9中小學教師“一對一”精準幫扶式培訓的實踐研究
1.10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培訓數字化轉型實踐研究
1.11文化教育導師培訓課程與研修模式研究
1.1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培訓的實踐研究
1.13農村薄弱中小學校長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1.14指向學生學科思維發展的教師專業能力培訓研究
1.15信息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勝任力培訓研究
1.16核心素養導向的學科教師教學評價能力培訓研究
1.1聚焦“教—學—評”一體化主題的教師培訓設計與實施研究
1.18湖南省新時代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實施模式研究
1.19新時代名師名校長培養實效性提升的研究
1.20湖南省名師名校長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
1.21縣域教師發展中心機構整合與功能轉型實踐研究
1.22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發展機構專業化建設研究
1.23中小學教師培訓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研究
1.24縣域中小學書法教育培訓的機制建設與項目實施研究
1.25中小學書法教育特色學校創建的途徑與策略研究
1.26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鄉村教師自主選學課程構建研究
1.27鄉村振興時代背景下特崗教師的影響力提升研究
1.28中小學校職業倦怠期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1.29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路徑與策略研究
1.30縣級中小學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31人口變化背景下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32薄弱學校駐點幫扶實踐研究
1.33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研究
1.34“四有好老師”成長規律的研究
1.35鄉村學校音、體、美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1.36基于成果導向的教師培訓管理機制研究
1.37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有效性實施研究
1.38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考官質量評估研究
1.39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工作質量監測研究
1.40湖南省中小學教師職評工作現狀研究
二、國家教育考試研究專項課題指南
本年度該專項設重點資助課題和一般資助課題。課題研究期限為 2 年。課題均須依據以下研究領域和方向自拟題目,不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予立項。
2.1中國式教育考試現代化研究
2.2落實立德樹人、提升評價質量的高考内容改革研究
2.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
2.4國家教育考試管理模式研究
2.5國家教育考試技術賦能的手段及工作模式研究
2.6新時代教育考試機構建設的策略與路徑研究
2.7國家教育考試風險預警與防控機制研究
2.8基于新高考的學科核心素養、關鍵能力考查與人才評價機制研究
2.9國家教育考試命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
2.10基于賦分制的學科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命題研究
2.11國家教育考試施考程序标準化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2.12新高考背景下的院校專業組設置研究
2.13高考選科與大學專業适配性科學研究
2.14疫情背景下大規模國家教育考試的組織、管理與實施研究
2.15國家教育考試考點安全管理模式優化研究
2.16國家教育考試科研方法與能力建設研究
2.17基于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體美勞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方式研究
2.18清廉招考文化研究
2.19基于規範管理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體系研究
2.20自學考試學習資源開發建設研究
2.21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背景下自學考試改革方向與發展路徑研究
三、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課題指南
本年度該專項設重點資助課題和一般資助課題。課題直接選用以下選題申報,或依據以下選題研究領域和方向自拟題目,不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予立項。
3.1基于科教興國戰略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
3.2基于人才強國戰略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
3.3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
3.4強化就業優先戰略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
3.5青年工作戰略性定位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研究
3.6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
3.7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研究
3.8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與發展趨勢研究
3.9國家和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研究
3.10高校畢業生重點群體就業渠道拓展研究
3.11高校困難畢業生群體就業幫扶研究
3.12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長效機制研究
3.13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三高四新”戰略發展研究
3.14“三高四新”戰略實施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影響研究
3.15“三高四新”戰略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狀況及對接機制研究
3.16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調研與校園招聘聯動機制研究
3.17高校畢業生就業大數據平台的設計及應用研究
3.18新業态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影響研究
3.19.基于數字化轉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開拓研究
3.20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機制研究
3.21到國家戰略性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現狀及引導機制研究
3.22湖南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發展研究
3.23高校畢業生重點領域就業引導機制研究
3.24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研究
3.25裝備制造領域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
3.26人工智能發展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研究
3.27大數據技術推進就業供需精準智能匹配研究
3.28機器學習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預測預警中的應用研究
3.29新時代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研究
3.30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基層就業長效機制研究
3.31.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緩就業”研究
3.32高校就業工作評價體系研究
3.33基于現代化建設的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體系研究
3.34非省會城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策略研究
3.35大學生求職渠道變遷研究
3.36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名師工作室建設研究
3.37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管理服務信息化機制研究
3.38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現狀與完善路徑研究
3.39新時代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3.40高校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聯動機制研究
3.41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新生生涯發展教育研究
3.42有效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路徑和機制研究
3.42就業思政理念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員參與機制建構研究
3.44“就業育人”視域下大學生職業發展大數據研究
3.45推進大中小學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一體化建設研究
3.46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現狀、模式和發展方向研究
3.47高校就業創業指導骨幹教師核心能力素養研究
3.48高校就業創業“金課”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3.49全省高校就業工作隊伍的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
3.50高校創新創業和就業指導教育能力評價研究
3.51“高校—社會”協同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機制研究
3.52新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變遷及引導策略研究
3.53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确就業觀的對策研究
3.54引導高校畢業生保持平實之心的策略研究
3.55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3.56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大學生就業心理研究
3.57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技能型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及實踐路徑研究
3.58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權益保障現狀及其對策研究
3.59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鄉村振興研究
3.60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及其作用發揮研究
3.61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彙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
3.62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3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優化研究
3.64“大思政”視域下高校就業育人有效模式研究
3.65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育人模式研究
3.6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就業觀教育研究
3.67創新創業教育生态研究
3.68雙創孵化基地促進高校就業創業機制與路徑研究
3.69基于産教融合的大學生創業支持體系研究
3.70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的促進機制研究
3.71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作用及實踐路徑研究
3.72家教家風與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研究
3.73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研究
3.74數字化背景下高校畢業生檔案管理研究
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研究專項課題指南
本年度該專項設重點資助課題和一般資助課題。課題均須依據以下研究領域和方向自拟題目,不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予立項。
4.1新時代完善學生資助體系研究(分學段)
4.2高質量學生資助體系建設研究(分學段)
4.3學生資助工作風險分析與防範機制研究(分學段)
4.4資助政策實施效益分析與實證研究(分學段)
4.5基于貧困生和諧發展的立體化資助模式構建研究
4.6以績效為導向的學生資助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4.7資助育人的理論框架與實踐途徑研究
4.8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的依法資助研究
4.9國家教育信息化戰略背景下學生資助智能化研究
4.10學生資助文化建設研究
4.11資助宣傳和育人活動創新性與實效性研究
4.12湖南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現狀調查與分析
4.13優化學生資助資金分配機制研究
4.14特殊群體資助保障研究
4.15學校從事業(學費)收入計提資助經費管理和使用研究
4.16服兵役教育資助管理對策研究
4.17彈性學制下退役士兵資助管理研究
4.18戶籍制度改革背景下中職精準資助實踐研究
4.19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與分檔資助研究
4.20新《職業教育法》實施背景下中職學生資助政策與職業教育發展相關性研究
4.21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差别化資助研究
4.22學前教育特困幼兒免費教育資助政策研究
4.23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健康成長幫扶機制研究
4.24國家助學貸款背景下高校學生誠信體系建設研究
4.25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還款救助機制研究
4.26構建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長效機制研究
4.27社會救助與政府資助有機結合長效機制研究
五、教育财建研究專項課題指南
本年度該專項設重點資助課題(5.1-5.5)和一般資助課題(5.6-5.47)。課題均須依據以下研究領域和方向自拟題目,不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予立項。
5.1實現高校審計全覆蓋監督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
5.2湖南省高等院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5.3預算一體化與績效預算管理研究
5.4省屬高校基建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5.5政府采購内部控制機制研究
5.6預算項目庫建設
5.7高校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5.8高校财務管理風險
5.9預算績效管理
5.10政府會計制度
5.11資金安全大數據監控
5.12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生均成本研究
5.13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辦學成本比較研究
5.14高等職業院校差異化生均撥款标準研究
5.15财政教育投入政策研究
5.16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中小學校建設發展路徑研究
5.17高校閑置存量國有資産盤活處置問題研究
5.18國有資産績效評價管理研究
5.19政府采購績效評價管理研究
5.20政府采購文件标準化管理研究
5.21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管理研究
5.22智慧高校基建項目信息化全過程管理應用研究
5.23校園建築安全信息化監測管理應用研究
5.24省屬高校基建項目從策劃生成到竣工驗收全過程指導指南研究
5.25高校基建項目内部控制管理标準化模闆研究
5.26高校校園中長期整體規劃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5.27主管部門防範高校基建廉政風險制度建設研究
5.28高校後勤服務項目招投标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5.29高校學生食堂經營過度商業化問題對策研究
5.30推進學校合同節能、節水管理工作機制及配套政策研究
5.31中小學食堂集約式供餐、配送現狀、問題及政策研究
5.32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提質增效研究
5.33構建中小學食堂縣級“互聯網+監管”平台機制研究
5.34高等學校學曆繼續教育财務管理和教育收費問題研究
5.35我省中小學課後服務收費的現狀、問題、對策研究
5.36黨委(黨組)審計委員會領導下的教育審計基礎能力建設研究
5.37“業财”融合背景下的教育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5.38審計全覆蓋背景下内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及協同工作機制研究
5.39貫通審計、紀檢、巡察和教育督導的監督大格局體系研究
5.40開展高校資産審計的重點、難點及策略研究
5.41審計全覆蓋視角下高校内部審計整改質效提升機制及實現路徑研究
5.42基于EPC模式的高校基本建設項目審計研究與實踐
5.43高校開展研究性審計的實現路徑研究
5.44教育審計促進高校内涵式發展的作用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
5.45教育審計在清廉學校建設的作用研究
5.46教育審計成果協同運用長效機制研究
5.47新形勢下以研究型為主導的教育審計團隊建設研究
六、教育督導研究專項課題指南
本年度該專項設重點資助課題和一般資助課題。課題均須依據以下研究領域和方向自拟題目,不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予立項。
6.1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研究
6.2政府履職教育職責評價研究
6.3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履職教育職責評價研究
6.4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研究
6.5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研究
6.6幼兒園辦園質量督導評估研究
6.7義務教育學校綜合督導評估研究
6.8高中階段學校督導評估研究
6.9民辦學校督導評估研究
6.10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任期督導評估研究
6.11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研究
6.12普通高等學校督導評估研究(包括本科院校或高職高專院校)
6.13學校内部督導機制研究
6.14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督導評估研究
6.15督學準入與隊伍管理研究
6.16督學責任區建設研究
6.17中小學幼兒園責任督學挂牌督導模式研究
6.18督學工作待遇保障機制研究(包括職稱評定、工作經費使用等方面)
6.19教育督導結果運用機制研究(八項結果運用環節或其中幾項結果運用環節)
6.20教育督導問責實踐研究
6.21督導評估工具與标準研發
七、職業教育研究專項課題指南
本年度該專項設重點資助課題(7.1-7.10)和一般資助課題(7.11-7.30)。課題均須依據以下研究領域和方向自拟題目,不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予立項。
7.1職業教育與區域産業發展匹配模式研究
7.2職業教育集團實體化運作機制研究
7.3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研究
7.4縣域職業教育多元化發展研究
7.5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習成果融通互認研究
7.6職業學校實施學分課程研究
7.7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研究
7.8職業學校教材建設研究
7.9市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設置與管理研究
7.10職業教育省級招生平台建設研究
7.11湖南職業教育發展戰略及路徑研究
7.12湖南職業教育類型發展政策體系研究
7.13職業教育服務現代化産業體系研究
7.14區域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研究
7.15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研究
7.16高職本科教育發展研究
7.17職業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7.18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保障措施研究
7.19地方職業院校辦學适應性研究
7.20職業院校二級管理體系研究
7.21職業院校畢業生發展保障機制研究
7.22構建區域性職教師資培養動态聯盟模式與機制研究
7.23職業啟蒙教育研究
7.24職業教育高質量培訓體系研究
7.25職業院校與行業聯合培養基層專業技術人員模式研究
7.26中職學校黨建工作研究
7.27職業教育集團管理模式研究
7.28職業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研究
7.29職業學校教師崗位設置與職務(職稱)評聘制度研究
7.30聯合舉辦職業學校各方責權利關系研究
附件2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
專項課題申報指标
專項名稱 |
每個市州 |
每個本科院校 |
每個高職高專院校 |
每個省直單位 |
省教育考試院 |
省教育科學院 |
中小學教師發展研究專項 |
4 |
2 |
2 |
2 |
2 |
2 |
國家教育考試研究專項 |
5 |
3 |
2 |
1 |
3 |
3 |
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 |
0 |
6 |
3 |
1 |
1 |
1 |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研究專項 |
3 |
1 |
1 |
1 |
1 |
1 |
教育财建研究專項 |
6 |
4 |
3 |
3 |
3 |
3 |
教育督導研究專項 |
5 |
1 |
1 |
2 |
2 |
2 |
職業教育研究專項課題申報指标
市州 |
|||||
市州名稱 |
單位 編碼 |
申報 指标 |
市州名稱 |
單位 編碼 |
申報 指标 |
長沙市 |
K001 |
5 |
邵陽市 |
K008 |
4 |
株洲市 |
K002 |
3 |
郴州市 |
K009 |
2 |
湘潭市 |
K003 |
2 |
永州市 |
K010 |
3 |
衡陽市 |
K004 |
4 |
懷化市 |
K011 |
2 |
常德市 |
K005 |
2 |
婁底市 |
K012 |
2 |
嶽陽市 |
K006 |
2 |
湘西自治州 |
K013 |
1 |
益陽市 |
K007 |
2 |
張家界市 |
K014 |
1 |
職業院校、科研機構 |
|||||
學校名稱 |
單位 編碼 |
申報指标 |
學校名稱 |
單位 編碼 |
申報 指标 |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K053 |
3 |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K090 |
4 |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K054 |
2 |
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K091 |
2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K055 |
4 |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
K092 |
2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K056 |
4 |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K093 |
2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K057 |
4 |
湖南财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K094 |
3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
K058 |
3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
K095 |
3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K059 |
4 |
湖南九嶷職業技術學院 |
K096 |
1 |
湖南大衆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
K060 |
3 |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 |
K097 |
2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
K061 |
3 |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
K099 |
4 |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
K062 |
4 |
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K100 |
2 |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
K063 |
3 |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
K101 |
2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K064 |
4 |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K102 |
3 |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K065 |
4 |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
K103 |
2 |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
K066 |
3 |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 |
K104 |
2 |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K067 |
3 |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
K105 |
2 |
嶽陽職業技術學院 |
K068 |
4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 |
K106 |
1 |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 |
K069 |
3 |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
K107 |
1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K070 |
2 |
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K108 |
2 |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K071 |
2 |
湖南高爾夫旅遊職業學院 |
K109 |
1 |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
K072 |
2 |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K110 |
2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K073 |
3 |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
K111 |
2 |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
K074 |
3 |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 |
K112 |
2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
K075 |
2 |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
K113 |
2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K076 |
3 |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
K114 |
2 |
保險職業學院 |
K077 |
1 |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
K115 |
3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 |
K078 |
2 |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
K116 |
2 |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 |
K079 |
3 |
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17 |
2 |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K080 |
2 |
湘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18 |
1 |
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K081 |
4 |
湘中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19 |
1 |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K082 |
2 |
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K120 |
1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 |
K083 |
3 |
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 |
K121 |
2 |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 |
K084 |
3 |
湖南工商職業學院 |
K122 |
1 |
張家界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K085 |
2 |
懷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30 |
1 |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
K086 |
3 |
長沙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31 |
2 |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
K087 |
2 |
衡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32 |
1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
K088 |
1 |
永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33 |
1 |
潇湘職業學院 |
K089 |
1 |
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34 |
1 |
益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35 |
1 |
婁底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K136 |
1 |
湖南軟件職業技術大學 |
K098 |
2 |
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
K123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