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專業于2011年經湖南省教育廳批準,并報教育部備案(教高[2011] 2号)于2011年9月開始招生,2014年通過教育部的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目前,該專業設置有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兩個專業方向,有在校學生153人。
本專業以自動化學科的發展和自動化産業發展為基本依據,以自動化本科專業教育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培養适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自動化類工程應用型人才,力争在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方向上探索新路,形成優勢,辦出特色。
本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指導思想明确:大力引進高職稱高學曆的優秀人才,全面提高現有教師的學曆層次;全面改善現有教師的職稱結構,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大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實踐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強化教書育人、嚴謹治學的理念。本專業擁有一支職稱、學曆、年齡、學緣結構比較合理,教學及科研水平較高的專職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8人,全部具備講師及以上職稱,其中教授(或相當職稱)1人,副教授(或相當職稱)5人,講師2人。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師為學科帶頭人,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學科研學術梯隊。
本專業的教研教改思路明确,堅持以實現專業定位、培養目标和提升教學質量為中心,在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使自動化專業的教學能跟上迅速發展的自動化行業的要求,使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内容更科學、更符合人才培養要求。本專業教師參加湖南省教育廳主辦的各類教學競賽,獲得湖南省微課大賽一等獎、湖南省信息化大賽三等獎,主講的《C語言程序設計》獲批湖南省一流本科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主持或參與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4項,主持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項,在機械工業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等出版教材(專著)3部,自編實驗指導書10本。
本專業十分注重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湖南省大學生智能導航科技創新大賽、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北鬥微小課題等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連續組織參加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湖南省大學生智能導航科技創新大賽。連續五年承辦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組織的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電子通信俱樂部工作有序進行。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學風建設,有力地提高了本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本專業學生在各類競賽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各類學科競賽中榮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4項,省級二等獎4項,省級三等獎12項。指導學生獲批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10餘項、北鬥微小課題2項;指導學生注冊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0餘項。
本着“加強學科建設,提升辦學水平”的思路,本專業學科水平得到了大幅地提升。本專業教師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在本學科SCI\EI\CSCD\ISTP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7篇,主持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項,一般項目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