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為主動對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新産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對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彭浩、李橋、高海波、劉瓊、王海濤、黃勝、鄒競、王豔瑞、張桂芳、盧花、馮新、張誠、匡巧豔等13位老師參加了在長沙舉行的“全國高校Python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實景教學研讨會”。
本次研讨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南大學共同承辦。會議以信息技術新發展階段下的Python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實景教學為主題,圍繞大學第一門程序設計課程、Python生态環境等教學實踐開展研讨,對選修課/必修課的開設和組織、教學實施過程的實際問題及2017年度相關教學改革方向等進行了深度交流。
會議的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信息技術新發展階段下的Python語言教學改革的具體内容;(2)全國高校開設Python課程形勢分析和課程教學改革情況;(3)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程序設計基礎(Python語言)課程典型方案”深度解讀;(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呂雲翔教授對大學Python必修課/選修課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教學進度安排作了詳細的介紹;(5)中南大學劉衛國教授和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李東方教授對Python語言在實踐教學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通過參加本次研讨會,學院教師對在人工智能時代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大數據分析與處理、雲計算等新技術中Python語言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解了Python課程體系設計、Python課程體系及教學中的問題分析以及Python教學實驗平台的選擇和教學實驗設計,為Python課程的開設做好了準備。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彭浩